新闻资讯
急救科普 | 热射病≠中暑!三伏天必看!
熊猫急救侠倡议:
每家一个急救员





酷暑
热射病科普
守护指南
心系一线 我们在行动
最近,气温持续攀升,酷热难耐。
在这样的天气里,户外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
而热射病,这个高温下的隐藏杀手,正悄然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。

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


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属于医学急症。

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,由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,且劳动强度大,身体产热过多,散热困难,更容易患上热射病。一旦发病,病情往往迅速恶化,给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。


预防热射病





休
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,如无法避免,应缩短连续作业时间,增加休息次数。每工作1 - 2小时,到阴凉通风处休息15 - 20分钟。

补
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应主动、少量多次饮用。高温作业时,每天至少饮用3 - 4升水,可选择淡盐水、运动饮料等,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盐分。

护
穿着浅色、宽松、透气的棉质衣物,佩戴遮阳帽、太阳镜,涂抹防晒霜。有条件的,可使用便携式小风扇、冰袋等降温物品。

适
如果是初入高温环境工作,应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工作强度和时间,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。

散
降温散热,可用湿毛巾擦拭手、胳膊和后颈

药
常备解暑药品。

观
观察体征,在高温环境中,应当加强自我预警。

查
查指数表,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,进行判断。


热射病应对





移
SUMMER
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如树荫下、空调房等。

净
SUMMER
脱净衣物,将中暑者衣服、裤子全部脱下,去除一切保温措施。

降
SUMMER
这是急救的关键。可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额头、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;有条件的,可将患者浸泡在15 - 20℃的冷水中,但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。争取在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℃以下。

联
SUMMER
联系医疗,救助病患的同时,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,寻求后续治疗。

喂
SUMMER
喂食液体,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,每小时补充500ml—1000ml含钠、钾的低温饮品。

送
SUMMER
在降温的同时,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。送医途中,持续进行降温措施,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。


高温天气仍在持续,户外工作者们在辛勤劳作的同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,做好热射病的预防工作。生命无价,安全第一。希望每一位户外工作者都能平安度过这个炎炎夏日!

在捍卫生命的路上
有时是治愈
常常在帮助
总是去安慰
但希望
不要有遗憾
熊猫急救侠倡议
每家一个急救员

( 公众号二维码)
更多精彩
公众号|“携手应急医疗救援”官微
新浪微博|@携手急救HIHFA
抖音|HIHFA-携手急救
抖音|HIHFA-携手急救
携手急救热线|400-7780-120
域名网站|https://www.hihfa.com
携你我之手,
共筑生命防护墙!
Together, we
will build a wall of lif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