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应急科普 | 新就业群体必备安全出行手册(四)
熊猫急救侠倡议:
每家一个急救员




安全
暖心宝典
守护指南
心系一线 我们在行动
作为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新就业群体,小伙伴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,骑行途中难免遇到磕碰,万一发生骨折,正确的院前急救能大大降低伤害。
今天,我们送上这份骨折急救指南,快收好!

骨折判断


不用等“骨头露出来”才紧张,这些信号要警惕。



疼到动不了
受伤后某个部位剧痛,稍微动一下就钻心疼,比如手腕撑地后根本不敢用力。

肿得像馒头
受伤部位迅速肿起来,还可能发青发紫,这是内部出血的信号。

姿势不对劲
胳膊或腿突然变“弯”了,或者在不该动的地方出现了晃动,十有八九是骨折。

功能“罢工”
脚崴了却站不起来,手碰了却握不住东西,别硬撑,可能是骨折影响了活动。


骨折处理5步法



先安全,别乱挪
骑车摔倒后,先看看周围有没有车流、障碍物,把自己移到安全地带再处理。
怀疑腿、脊柱骨折时,千万别逞强站起来!乱动可能让骨头扎伤血管、神经,后果更严重。

出血了?先止血
找干净的纱布(实在没有,用干净的衣角也行)按住伤口止血,别直接摸骨头。
出血止不住?在伤口靠近心脏的一侧快速制作止血带(具体方式请见止血带制作专题文章)。

定伤处,少晃动
找“夹板”:身边的硬东西都能用——快递盒、折叠的杂志、甚至雨伞、拖把杆,长度要能固定住受伤部位上下的关节(比如手腕骨折,要固定到小臂和手掌)。
怎么绑:用绳子、鞋带、甚至撕成条的衣服,把夹板轻轻绑在伤处,别太紧,不然会勒得手/脚发麻变紫。
没有夹板?这样办:胳膊骨折了,用三角巾(或围巾)吊在胸前;腿骨折了,把伤腿和没受伤的腿轻轻绑在一起。

禁“掰回去”
就算看到骨头错位了,也别试着揉、掰,非专业操作只会加重损伤,乖乖等医生来!

赶紧call 120,说清位置
打急救电话时,讲清楚这几点:具体在哪(比如XX路与XX街交叉口,旁边有XX超市)、受伤的是哪(胳膊/腿)、有没有出血,让急救车能快速找到你。


特殊处理



手腕/脚踝骨折
摔倒时很容易伤到,固定后别再用力,比如骑车时别用伤手抓车把。

脊柱骨折
如果是从车上摔下来,感觉后背或脖子剧痛,千万别抬头、转头!保持身体挺直,叫身边人帮忙找块硬板子(比如门板、厚纸箱板),几个人一起慢慢把你平移到板子上,头和身体要保持一条线。

肋骨骨折
如果摔倒时撞到胸口,疼得不敢深呼吸,可能是肋骨伤了。用宽布条轻轻绑在胸部(别太紧),减少呼吸时的疼痛,赶紧去医院。



在捍卫生命的路上
有时是治愈
常常在帮助
总是去安慰
但希望
不要有遗憾
熊猫急救侠倡议
每家一个急救员

( 公众号二维码)
更多精彩
公众号|“携手应急医疗救援”官微
新浪微博|@携手急救HIHFA
微信号|W13908194373
抖音|HIHFA-携手急救
携手急救热线|400-7780-120
域名网站|https://www.hihfa.com
携你我之手,
共筑生命防护墙!
Together, we
will build a wall of life!